第一百五十二章 做出改变(2 / 2)

加入书签

音乐奖、电影奖这些,已经证明它的可行性。

这么一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画家能用最好的作品参赛。不至于参赛的作品太难看,能提升书画奖的质量。

“好,那我去修改。”她也相信,大部分人都乐意看到这种改变。

毕竟能拿出自己最好的作品参赛,就算输了,也无话可说。有些人就担心,临场发挥不好,影响到自己的名次。

“除了荣誉证书和奖金之外,出色的作品,我们还会在圈子内帮忙大力推荐、宣传。这么一来,应该会有更多人参赛。”

大部分人学绘画艺术,可不是真正玩艺术,说到底也还是为了生活。

那种不为名利的艺术家,终究还是太少。

而这次书画大赛,或者说书画奖,就为他们提供了平台,方醒估计没几个人能拒绝。反正就是试一试,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

万一自己的作品被提名、被选中,那就赚大发了呀!

不久后,康蒙等绘画兴趣班的学员就首先得知消息,参赛作品可以提前准备,不比现场绘画,大家都激动起来。

他们自己什么水平,自己很清楚,现场绘画,那就更加不堪。所以,在他们看来,这种改变对他们是有利的。

接下来还有时间,他们可以用心地去准备。

“奖项也变多了,这是好事呀!”有人说道。

“是呀!居然还有界画。我觉得,这种画比较少人画,参赛的作品肯定不多,拿名次的概率高很多。”

确实,原本就是很笼统的排名次。

这一次,竟然分人物画像、山水画、花鸟画、界画等。每一个分类,都有排名。如此一来,大家拿到奖金的机会又变大了。

界画可能大家没怎么听说过,也是中国画画科之一,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而用界笔直尺画线的绘画也叫“宫室“或“屋木“。

这是中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

它的起源很早,晋代已有。顾恺之有“台榭一足器耳,难成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的话。到了隋代,界画已经画得相当好。

现存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是中国最早一幅大型界画,宋代的著名界画有《黄鹤楼》、《滕王阁图》等。

说白了,就是专门画建筑的作品。

“近现代,界画确实是没落了,没什么很出名的代表人物。界画最鼎盛的,还是在宋朝。”有人说道。

宋代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也是界画发展的高峰期。这首先得力于统治阶级的喜好与参与。宋太祖时皇家画院就有相当的规模。宋徽宗《瑞鹤图》中的屋顶就画得神采奕奕。在画院中界画家的地位不低,有时甚至还高于其它画家。

当然了,大家也知道,界画在近现代没什么市场,这才是决定它没落的最重要原因。

据统计,在拍卖市场上,界画就没有一幅超过五十万的作品。

卖不到好价格,谁愿意往里面钻研?

这不是明摆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