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抉择(2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涨红着脸道:“杜执礼遇害……儿也听说了,在我的故僚当中,的确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之人,但儿可以保证,此事与弘智绝无干系,他自从担任府掾起,这两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从未离开过宏义宫,怎么就成嫌犯了?”

杜淹是怎么死的,李世民并不太清楚,也没有心思去探明真相,他只觉得这场事件极有可能是李明真一手地策划出来,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机会来大举削弱他的实力。

因为李渊允许武功郡王保留一名掾属打理府中事务,所以遭到软禁的李世民把阴弘智留在了自己的身边,让其借助职务之便收集外界的消息,并代替他与支持者们保持接触。

李世民相信,一旦阴弘智因受到杜淹事件波及而被处决,他的三姊无疑会趁机在宏义宫安插人手,对他的一言一行进行最严密的监视。

那样一来,他李世民与外界的联系将彻底断绝,甚至身家性命也会全被他的三姊捏在手上,所以他明知风险很大,也要竭力一争!

李曜强调道:“圣人说的是‘祸根’,不是‘嫌犯’,此二者可是有区别的。”

李世民激动地道:“既如此,当初父亲怜悯阴氏兄妹又是为了甚么?天子一言九鼎,而今以‘祸根’称之,岂不是食言而肥?”

长孙氏神色一惊,赶紧拔开阴月娥的手,凑到李世民耳边,低声提醒道:“二郎,此言有违孝道之嫌呀!”

李世民的脸又红了几分,忙不迭地补充道:“我刚才说的……只是担心世人非议的谏言,绝无顶撞父亲之意。”

李曜拱手遥敬了一下,道:“圣人知道你会有此一问,圣人最后说,你曾是威扬四海,深受天下人景仰的大唐皇子,也是朕最宠爱的儿子,若想重获自由,再拾荣光,就必须收敛一切不该有的妄念,每时每刻自省已身,诚心诚意为当年蒙难的同胞兄弟忏悔,但如果朕发现你仍执迷不悟,就当朕没有你这个儿子。”

李世民身躯一震,旋即脸色刷地由红转白。

在李世民看来,李渊是一个极好的父亲,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最近这一年多以来,他的一切盘算,都是建立在皇帝没有明确表示将他排出储君候选行列的基础上。

而他敢以暴力方式来保住阴弘智,也是因为他认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李渊最致命的“缺点”,便是无法走出骨肉亲情的樊笼。

但人的忍耐总有一个极限,突破极限,难免就会一反常态,将事情变成一个例外,而李世民绝对经受不起这种例外的打击。

只不过,李渊口谕里最后那一段话,却也非常清晰地表明了嫡次子李世民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他所能承受的底线究竟是什么。

想清楚所有利弊关系,李世民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

现在他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利,若不想把自己的退路堵死,唯有舍弃阴弘智,来保全他自己心中仅存的一线希望。

“臣谨遵圣意!”

李世民重重地一叩首,随即站起身来,默默地退到了一旁,但谁也没有料到,这时阴弘智竟突然抓起李世民丢在地上的长刀,他不甘地怒视着李曜,却将刀锋一转,袭向身旁李世民的胸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