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野心(1 / 2)

加入书签

“什么?考试选才?”

正与蔡琰交流书法与拓印心得,突见高进到来,短暂的寒暄后直抒来意,饶是郑玄见多识广,亦被高进前无古人的想法说得两眼一直。

看看手中拓板与案旁纸张,再对上高进精芒闪烁的双眼,郑玄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没错,康成先生学究天人,高进斗胆,冒昧请求先生拨忙为东海出三卷试题。一为治政策论,侧重农桑生产,可谓民生之卷;二为教书育人,偏向幼童启蒙,可谓育人之卷;最后一卷稍有不同,所面对像乃是幼龄蒙童,还劳先生费心,出张测试有无算术、习文天资的问卷。”

第一卷试题的用意无需多想,高进话音刚落,门下有数百弟子追随前来东海的郑玄便知道此卷主要用来考较自家门生有无真才实学,是否可堪执政为民重任。

此卷让自己出题,期间不无尊重与示好之意。

但第二、三卷……

稍一沉思,郑玄这个大汉最大学阀头子后背竟渗出一层冷汗。

这小子!竟打算韬光养晦,待势成之后一举破除世家学问与官场垄断!

案旁一卷《千字文》将纸张与印刷两者结合起来的可怕功效展现的淋漓尽致,一想到高进如今便为二十年后之事做下铺垫,郑玄暗自心惊之余,眼中亦腾起前所未有的兴奋。

看郑玄红光满面,重重点了下头,高进心下一宽,脸上不禁浮起笑容。

前世科技发达,人手一部手机,是个人就能当键盘侠在网络上指点江山。其中对可谓“第五大发明”的科举考试网络上众所纷纭、褒贬不一,更有不少见识浅薄或昧着良心说瞎话的既得利益者在狺狺狂吠与大肆抨击。

凡事有利有弊,不可否认科举考试是有诸多顽疾,尤其是随着历史进程发展,其束缚思想与阻碍文化发展的弊端更会逐渐显现。但作为一项引入竞争机制的为国选才之道,公开考试使得官吏选拔有了一个才能标准,较之以地位、权势任人唯亲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

如今诸侯争雄、九州战乱不断,世家豪族虽是强大,但还未发展成魏晋时期那样世代为官、把持政权、标榜门第的士族门阀。

未雨绸缪,高进此时抛出科举考试,一方面固然是为加强自身集权,另一方面也是想试试,看更为创新与完善的科举制度,能否给东海注入生机与活力,开创出更具革新气象与创新精神的面貌。

当然,摸着石头过河,不想举世皆敌的高进行事自要小心翼翼。

“二十年后,某定叫日月换新天,再问九州是为谁之天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进没想一口气吃成胖子,受财力影响,第一年只打算在东海广大贫苦民众中挑选出具有天分的百十名幼童进行培养,第二年再看情况是否翻上一番。

“只要行事谨慎,一众世家豪强或只以为我与便宜老丈人根基浅薄,是在完善自身根基,心中纵有不甘,在形势逼人及我让出诸多利益的情况下,也只能摸着鼻子认了。待到日后,呵呵。”

想到暗中算计了把自诩高人一等的世家豪强们,高进心中略有得意,但碰上郑玄意味深长的眼神,翘起的嘴角顿时僵住了。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老头真是鬼精鬼精的!

事关重大,高进心中想法只与好基友温恢一人提起,不料只说寥寥数语便被郑玄一眼窥破,当下震惊之余不由思绪联翩。

杀人灭口当然是不可能的,心思电转间,高进只想着该让出怎样的利益才能堵上郑玄的嘴。

大人的世界,有时就这么肮脏与无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老朽还望行之不忘初心,谨记平生之志。”

“康成先生……”愣了下,高进对郑玄躬身一拜,做出简短但发自肺腑的承诺,“先生放心,高进定不负前言!”

老郑头不愧一代儒宗,是我妄自猜想,甘做小人了。

感动之余,想到不以智略著称的郑玄都能看破自身谋划,何况是曹操那等乱世奸雄和智多近妖的诸葛丞相,高进不由收起悄悄翘起的骄傲小尾巴,再次自我警醒日后行事定当慎之再慎。

高进和郑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言语机锋转瞬即逝,一旁作陪的张元毫无所觉,只大声对初次听闻的横渠四句赞叹连连,倒是蔡琰若有所思,很是意味深长的看了高、郑两人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