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1 / 2)

加入书签

一场孙辈姓氏引发的争议到了最后关头,吕布等人齐齐把目光转到高进脸上。

“姓高!”

平时任人捏扁搓圆,但紧要关头能一言而决的高进话音一落,高顺、颜氏欣喜,吕布、严氏不悦。

“既然行之这样说了,我是没啥意见的。不过这日后之事,就靠你们高家父子自己把握了。”

既然没意见,那这幅心灰意冷的面孔摆给谁看呢?

看便宜老丈人在那耸拉着眼皮摇头晃脑,高进禁不住笑出声来。

“岳父大人,长子姓高,乃因两家有言在先,此外小婿不愿孩子尚未出生,便因权势富贵而更换姓氏。”

糟,貌似说错话了。

见吕布脸色有点难看,高进赶紧接着说道,“至于日后基业谁来继承,岳父大人,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二十年后之事,如何能以今日眼光看待。”

“你这话什么意思?”

“岳父大人可记得天下四海图?四海之外另有乾坤,这世界大得超乎想象,我等为何要把目光局限在这九州之内?二十年后,若我得以平定天下,当叫长子坐镇中原,次子独霸塞外,三子西域称雄,四子威震南荒,五子远服东夷,六子……”

“臭高进!你当生猪仔呢!”走出婚房来到高进身后的吕绮玲开始时还听得兴致勃勃,到后面则羞恼交加,握拳锤了高进好几下。

“我这打个比喻呢。”转身揽住吕绮玲,高进笑了笑,“岳父大人,进一步海阔天空,何须惦记手头这点家产日后姓高还是姓吕呢?”

“什么姓高还是姓吕?我惦记啥了?你这话说得没头没脑的,简直莫名其妙。”

狐疑的看了吕布一眼,搁下争议的严氏和颜氏重归于好,一人搀起吕绮玲一只手臂返回了房间。

要不要这么夸张?

对上玲儿妹妹求助的目光,高进耸耸肩表示爱莫能助。

“长子镇中原,次子霸塞外,行之你想把我乖孙发配到那蛮荒之地?”睁着铜铃大双眼,吕布在等高进一个解释。

“商周之际,青徐是为东夷,姜太公至方始国强民富。岳父大人,塞北辽阔,水草丰茂,虽不利于农耕,然畜牧之业大有可为。今胡虏不晓生产之道,固生活困苦,数十年后,却未必仍是蛮荒。”

高进说完,大略讲了些培育优质良种牛羊马,肉、奶再加工,发展羊毛纺织等等。

“羊毛那味儿,除了蛮夷之人谁还肯穿?”

在并州时经常跟鲜卑人打交道,吕布对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相当了解,听说肉和奶有办法长期保存,咋听之下觉得是在异想天开,但见识过高进酿酒、制盐等神奇手段,却也将信将疑。只是用羊毛织成的衣服满是膻腥味,中原的富贵人家最是娇嫩,怎可能像高进说的那样买来御寒。

“会有膻腥味,那是因为羊毛还未脱脂。”吕布问何为脱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高进一时也说不清楚,只让吕布放心,到时自有办法做好羊毛衣物。

“若能如此,衣食之忧倒是减了大半。”吕布有点心动。

“先有匈奴,后有乌桓、鲜卑,若不能将塞外纳入掌中,进行妥善管理,胡人势大之后终将成为中原心腹大患。要能顺我心愿,塞外与中原将成为真正的兄弟之邦,免去数场浩劫,高吕两家也算功德无量……或许,这是老天爷让我穿越至此的真正用意吧。”

“你嘀咕什么呢?”听高进说到最后只在那喃喃自语,吕布眉头一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