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挖的就是你儒家的根!(1 / 1)

加入书签

对于陛下皇权下乡,编户齐民的意思,朝中百官自然是没什么意见。 倒是对于地方行政级别的市这一级感觉很是别扭,一番商议后,陆凡也是从善如流的将市改为府。 省、府、县、乡、村,地方行政级别算是确立了下来。 至于每乡设立巡查所,其实就是类似于后世的乡镇派出所,所长从九品官职,可以极大的加强朝廷对于地方乡村的管制。 新朝初立,首先要做的,自然是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一番朝议后,陆凡下达了旨意。 免除一切杂税火耗加派,农户只需每年按时交付正税即可。以后朝廷不再强行摊派徭役,改为有偿招募。 商业方面,按照大同镇的税率,在全国范围内征收商业税,任何人,只要从事经商活动,都必须依法纳税。 为了确保税收工作能圆满完成。民政司下设税务局,设置独立的税务军队,镇压一切宵小不法之徒!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前明中央朝廷长期被地方财政拖累的困扰,陆凡下达了旨意,全国各地的矿产收归国有,由地方各官府自己经营。 所得利润五成上缴国库,余下为地方留存、运转经费及官吏分红。 这道旨意一出,朝堂中一些前明官员顿时哗然。 要知道能拥有矿产的,无论是在江南还是中原等地,都是地方士绅豪强,此举一出,这是要将不少人得罪死了。 若是换在崇祯时期,朝堂上估计早就开喷了,一个与民争利的帽子是少不了的。 但陆凡不在乎,甚至朝中大同系官员更是不在乎。 他们巴不得那些地方士绅闹事呢,大同镇养兵二十万,每年耗费巨大,不少官员早就提议让大同兵前往各地溜达溜达了。 一道道政令在商议后被通过,尤其是一道关于新朝百姓教化方面的政策,更是看的前明官员目瞪口呆。 每乡至少小学一所,每县至少中学一所,每省至少大学一所。 无论男女,六岁以上孩童,由当地政府监管,必须进入小学免费就读,完成为期五年的基础教育。 此举将作为每年官员考核的硬性指标,小学教育完成率差的,从村到乡到县,地方主官一概撤职。 地方士绅之所以能高高在上,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读书人,可以培养、资助读书人求学,使之成为士绅、地主、商人们的官场代言人。 这一举动,简直比之当年科举制打断了世家对于官员的垄断还要狠,全民普及教育,地方士绅的根基,算是彻底被挖空了! 不少前明官员出言反对,表示在全国普及教育,必将耗费海量钱财,极有可能使得帝国财政陷入危机中。 对此,财政部部长王定安只是一句轻飘飘的不差钱,便使得一些反对官员闭嘴了。 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普及教育,结果分管财政的主官却说不差钱,天知道新朝究竟手里掌握了多么恐怖的财力。 如今的大乾朝,确实不差钱。 别人都是打仗越打越穷,但大同军却是越打越富,如今王定安手握数亿白银,多的都没地方花。 尤其是不久前,追着张献忠剿匪的殷澄,那边更是传来了消息。 这家伙借着剿匪的机会,已经从江南富庶之地弄到了超过两亿两银子的财富。 双方之间暗中达成了默契。 张献忠在前面跑,每攻占一座城池,便会从当地士绅、富商手中榨取财富,之后带着财富弃城而逃。 当然,这笔钱财不久后会因为难以托运,被殷澄追上截断,落入大同军手中。 然后,献贼大军会继续前往下一个城池,榨取士绅富商的财富,之后,再次被大同军追上,丢弃赃物逃窜。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咪\咪\阅读\app\\】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如此这般,循环往复,哪怕江南不少人士看出了些端倪,明白新朝这是要借着流贼将江南等地的士绅大族都清理一遍,但也不敢多言,因为多嘴乱说的,都被殷澄派人给拿下了。 朝廷大军剿匪,你敢胡说八道,莫非是与流贼一伙的不成? 至于聚众造反? 那更好,两万个项羽、吕布级别的将士组成的超级大军,就问你怕不怕? 这段时日,王定安极为忙碌,而其中最忙的事情,便是与军情部联络,不停的派出人手南下,源源不断的护送财富回京。 如今国库里的钱粮,多的都快要放不下了。 以前王定安是为了钱不够花而犯愁,现在是钱太多了该如何花而犯愁。 总之,他已经认命了,这辈子,他就是个为钱而忙碌的命。 接下来的朝堂,一道道政策被确定下来。 比如在规划中,京师之地,将会建造两所综合性大学。 帝国军事大学,帝国民事大学。 这两所大学,陆凡将会担任第一任校长,以培养军官和文官为主要目的,当全国教育普及后,会逐渐取代延续了上千年的科举制。 而且按照陆凡的旨意,待两所大学开学后,将会分批次的将全国各地的文武官员调入大学中培训。 完成培训毕业者,将得到大学毕业证书,方可继续为官,而培训不合格无法毕业者,那就退位,换人! 这一项项政策,算是彻底颠覆了前明官员的认知,若真按照这个搞法,儒家算是彻底被边缘化了。 但前明这些官员根本不敢反对,甚至反对也没有任何用处。 因为陛下的政策,已经把儒门的根基给挖了。 儒家学子不服气,没关系,你们可以选择不入仕,待全民教育普及后,多的是想要为官的学子,压根就用不到你们这些酸秀才。 “陛下,这种种政令,若真的施展下来,微臣担心,天下会生出动荡,那些儒家学子,可都不是些什么安生的主!” 卢象升出言提醒道。 早已被儒家学说洗脑的学子,都是些什么德行他可是清楚的很。 按照陛下的政令,接下来几年时间会逐渐取消科举,而原本的秀才、举人,想要做官,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再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重新考一遍,那些儒家学子不闹起来才怪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