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txt 之 汉吴大决战在即(2 / 2)

加入书签

带着这样的疑问,吴军将领们迅速出动,在付出了五艘走舸的情况下,终于成功俘获一条水泥船。

当他们敲开水泥船的船壁时,才发现这条船竟然是用沙石和铁架子作为材料,这些东西相比木料来说,更加的容易找到。

孙皓听到滕修等人禀报,汉军的战船是用沙石、铁条等物建造时,也开始不淡定了。原来汉军之所以三换一、四换一都愿意,却是因为水泥船建造的成本太低了。

“这水泥船我们能不能造?”孙皓气急败坏,当着吴军诸将的面,大声质问道。

负责督造战船的吴将吾彦被点名,只得无奈的上前禀道:“陛下,这水泥船要造的话,其他倒也不难。难就难在水泥的配方,这沙和石要怎么配比才合适,中间又要加入什么别的东西,汉国在这方面封锁得紧,我们暂不得而知。”

孙皓听吾彦这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配方不知晓,你们是群猪吗?不会去收买汉国的工匠,不会多搞几次试试?”

“陛下教训的是,属下这就去办?”吾彦被孙皓痛斥一番,无奈黯然退下。

陆抗被调离之后,陆晏、陆机等人跟着去了交趾,其余亲近的将领则被分派了相对不重要的闲职,比如吾彦,这是一员能够徒手与老虎搏斗的猛将,却被孙皓猜忌,从战场的一线调到二线,担任建船的辎重营偏将。

心情不好,又做的不是自己擅长的工作,吾彦哪有什么兴趣去研究水泥船的构造?

“陛下,汉军有水泥船助力,时间若是拖延下去,对我军将越发的不利,末将建议,我军要趁着战船尚占优势的有利时机迅速出兵,与汉军在夏口进行决战,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滕修老成持重,对孙皓建议道。

孙皓连连点头,此时他已经乱了方寸,滕修之言虽然不是什么妙招,但总比一脸垂头丧气的沈莹、张象要强了不少。

在孙皓的严令下,沉寂休整了多时的吴军楼船舰队再一次拔锚起航,向夏口城逼迫过来,从斥候处得知吴军异动的罗宪,立即遣了飞舟向正在云梦泽中东进的赵广送信。

此一时,汉军水军的大小舰船已经增加到五百余艘,其中水泥船达到了二百艘的规模,接近了总数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在公安、西陵、夏口等地的船坞内,又一批新的水泥船正在阴干,不消十余天就能下水投入使用。

吴军水军的规模与开战之时相差不多,楼船还有六艘,艨艟舰二十余条,走舸飞舟辎重船等四百余条。

汉、吴两军战船总数相加,已经接近了千数,夏口这场水战的规模,与当年赤壁大战之时已经不相惶让。

一战而定东南。

这是当年曹操曹孟德在举二十万大军南下时的夙愿,而今,赵广对征吴的战事也有些倦了,孙皓这个对手与司马炎、刘渊等人相比,还是太弱了。

要是纠缠久了,赵广怕自己也被孙皓给拖累得降了心智,要知道,汉国就算统一了中原,也还要面对五胡乱华的大趋势。

汉军接下来的主要对手,是犹有实力的晋国,还有正在北方崛起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诸胡,作为全军之统帅,绝不能犯一丁点的错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