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老家的访客(1 / 2)

加入书签

廖维的家乡。

小小的村落里,地面上四处散落着烟花与爆竹的纸屑,此时元宵未过,过年的喜庆还未褪去,村民们或是走访亲戚,或是招待着外来的亲戚。

廖维的祖宅处,则是这个小小的村落里人气最旺的地方。

打从年初八开始,那些住在旁边的邻居们惊诧、好奇的目光,就没有断过,从那天开始,廖维家仿佛就瞬间成为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每天来访的人络绎不绝。

前些天还有县里和市里的电视台过来,长枪短炮地把村书记、村长、治保主任等人挨个采访了个遍。

而问到的问题,大多数都是村里的廖维小时候是什么样的人啊,聪不聪明啊,学习成绩怎么样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社会关系之类的问题,村民们这才知道,是村里的廖维在外面有出息了,闯出了一番天地。

而在那诸多关注的焦点里,祖宅的客厅处,廖维的爷爷正坐在主位上,招待着几位客人。

在老爷子的对面,则是坐着几个领导装束的人,他们是来自市里及县里的探访代表。

为首的是老爷子的熟人,一位五十多岁的男人,名叫庞琦,在县里的工会任职,也曾在老爷子退休前的单位担任过后勤部门的主任,和老爷子也算是老同事关系了。

而廖父,则是干着着端茶倒水的活。

“哈哈哈,廖工你实在是太谦虚了。”庞琦哈哈笑着说道:“当年我刚加入农机厂的时候,还是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罢了,而您,早就已经是厂里首屈一指的技术工程师了,您还记不记得,当年和陆县的那笔合同单,新3073型的那款。”

“当初可谓是惊险无比啊,碾米机一直存在着颗粒过大的问题,怎么都调不好,厂里请来了省府的多位指导专家都没搞定,厂里都准备放弃了,可愣是被您熬了两个通宵,找出了关键问题点,才力挽狂澜,改良了新款辗米机的缺陷,让厂里成功获得了这笔订单合同,靠着您的这个新技术,厂里还延伸了几款新的产品。”

老爷子摆摆手,“那都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过去的就不说了。”虽说着谦虚的话,可他的脸上还是挂满了笑容。

“唉!”庞琦突然叹了口气,“当年您就是我的前辈,现在的我啊!工作中还总是会遇上一些搞不定的事情,力不从心啊,廖工您虽说是已经退休了十来年,但是您的人生经历和经验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啊,不如,廖工您在工会里挂个顾问的职,发挥一下余热如何?也不用您真的去,如果是碰到一些工作上的问题,我们这边还得多多来向您请教啊!”

“哎!这可不行啊!”老爷子连连拒绝,顺着他的话说道:“老了,奋斗了一辈子,对工作早就厌烦了,该好好休养了,我这辈子,都是东奔西跑,却一直没去过太多玩的地方,也还没有领略过我们国家的大好河山,我正打算过几天去漓江市玩玩,顺便去看看我那个不成器的孙子,哎,还没过完年就跑了,都没能陪我们几天,真是不孝顺。”

庞琦连道:“哎,廖工您的孙子,廖维廖总,是个做大事的人,忙一点是正常的。”

老爷子一听别人夸他的孙子,顿时眉开眼笑,“哎,也没那么夸张,他就是个皮猴子,成天不务正业的,惹是生非,有时候看得生气,真恨不得把他吊起来打……唉!年轻人去读书就好好读书嘛,搞什么创业,搞得现在成天为了一点地皮的事,和人……还是要多读读书才是正道。”

听着老爷子凡尔赛似的言论,庞琦既是羡慕又是嫉妒,我怎么就没一个这样的“不成器的”好孙子呢?但是他的嘴上还是说道:“廖总那是胸怀博爱,爱小家也爱着着大家,他还肩负着为国家生产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任,为我们的绿色生态家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可是我们县里和市里,甚至是省里的环保第一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