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放眼内外,忠臣竟寥寥!(2 / 2)

加入书签

杨定打开一看,下巴都快惊掉了。

好家伙,放眼内外,忠臣竟寥寥!

超过七成的文武官员,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靖国中枢才不到六百官员啊!

真是已经烂得不能再烂了!

不过,更要命的是,这群人把持中枢、十几万民夫青壮外加半数左右的皇城军精锐。

如果不拔掉他们,到时候决战必然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变数。

刻不容缓啊!

想了想,杨定问道:“你觉得如何处理?”

“陛下,依臣之见,不若将中层军官悉数编进内卫。臣等盯着,没了中层军官的带领,军队不乱,剩下不足为虑。”

风间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不要大动作搞,将军队中层的投降派清理掉就行,这样能减少不必要的动荡出现。

杨定思索之后,摇了摇头说:“若是少了中层校尉,谁来领军?”

“可以简拔。”

风间提醒杨定说:“辰国先锋军正在攻城,只要有军功就简拔激赏。只要数次,就能将中层军官全部替换,新晋将士,手染辰国士卒鲜血,必然不会投靠他们。如此便能减少辰国对我靖国的渗透。”

杨定颔首赞同这个想法,但又觉得不够。

头脑风暴一会儿,杨定冒出了一个冒险想法。

他眼神微眯,将之推倒一番,随后奏折一翻,看着上边名字笑道:“我倒是有一个主意,可以在清理文武官员的同时,狠狠给铁山来一下。”

风间有点懵,不知眼前的皇帝想了什么妙计。

杨定看他不知所以,便压低声音说:“你先大张旗鼓的抓一半的人,将全城搅得风雨不停。晚点朕再让国丈召集军会,让国丈分出一半精锐出城偷袭,而你命人带着内卫精锐,待会儿就从南城水门暗道溜出去,提前埋伏在铁山营地外……”

风间的脸色一下变了,担忧道:“陛下,若是那群人真投降了,铁山不就会趁势杀进城内……”

“杀不进来的。”杨定摇了摇头,“皇城军中将官半数就是皇城附近之人,尽是国丈铁杆。只要国丈不说降,他们是不会投降的。”

风间张了张嘴,感觉国丈更危险吧!

不过疏不间亲,他还是闭嘴听杨定谋划。

“你去拿人。”杨定把这份名单勾了七成文官,三成武官,然后让风间去拿人。

之所以主抓文官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吓唬那群武官,叫他们知道现在杨定清理完软骨头的文官,早晚会算到他们头上。

这群武官,一定会想方设法勾连外界,然后发起一场政变。

铁山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到时候国丈守着,内卫从后边偷袭,只要成功铁山必然损失惨重!

至于国丈宇文昊会不会趁势政变?杨定觉得宇文昊不会!

因为宇文昊早年征战,成人的儿子都战死了。只剩下一个最小的儿子,而且只有六岁!

所以,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就是:他要么倒向辰国,然后因为女儿是靖国皇后,被秋后算账或者一生不得重用,将来孩子的未来必然一片灰暗。

要么跟他这个替身一样,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侥幸赢了,那他就是开国功臣、国丈、中兴名将,在加上他已经六十了,等的靖国光复之后,他也只能致仕荣养,根本威胁不到杨定的未来。

因此杨定相对比较相信宇文昊这个天然的盟友。

除非事情真到不可为的地步,不然宇文昊是绝对不会叛变。

若真事情不可为,他杨定也会谋划投降,或者出逃海外,跟着真身一样溜掉。

也不会呆在这里。

敲了敲桌面,杨定对门外喊了一句:“来人,摆驾坤宁宫。”

“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