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帮扶进行时(1 / 1)

加入书签

之后晚上七点多时候,秦小鹏和陈晓东被邀请出去吃晚饭。 包括县令在内的十来名县里官员,一同作陪。 县衙可是下了血本,吃了当地最有名的滩羊肉和十来道普通菜。 千万别觉得就这...? 对于这个不富裕的地方,一头驴都能换回一个媳妇的地方,已经算是诚意满满。 滩羊肉烹饪手法非常简单,好吃就好吃在肉质本身。 这些羊群在宁省,主要生长在干旱荒漠的地区。 从生下来就吃着耐旱的小半木丛中草药植物,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 在营养医书中还有记载,羊肉的味道鲜美,性温可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等等,治疗人身体的各种虚弱疾病。 滩羊肉色泽鲜艳,脂肪呈乳白色,分布均匀,纤维清晰紧密。 而且羊肉有弹性、又有韧性,还不黏手,不膻不腥,肉质鲜美,实乃羊中之羊。 秦小鹏、陈晓东二人胃口大开,吃的满嘴流油,还油而不腻。 餐桌其他人看他们俩吃的那么香,仅仅只吃了几口,都没怎么动筷。 不是嘴不馋,这个年代讲究为民奉献,平常他们日子也过得很苦。 原因是这顿饭请人家港商大佬秦小鹏的,他们怎么好意思多吃呢! 只好多看少动,好吃的留给尊贵的客人。 第二天,秦小鹏和陈晓东开始去各个村子,给贫困难户发放一些慰问物资。 倒也不麻烦,很简单。 到了一个村子,找到村支书,召集了全村人,排队领物资。 秦小鹏和随行人员,一个一个的亲手发放。 三辆老解放卡车,每辆车能装四吨物资,就是八千斤,总共就是两万四千斤生活物资。 一个村子差不多百八十人不等。 排了十列,每列十来个人,村民领的时候,还会简单聊上几句。 不一会就发放完了,每个人领了五十来斤。 不到半天时间,就走了五个村子发放完毕。 随行的自然有记者跟随拍照采访,回头会进行相关报道。 秦小鹏还呼吁全社会,希望对西海固这边捐款捐物。 以为这就完了吗? 完全没有,做半天是作秀,连续做一个月那才是真慈善家。 所以他旗下公开在明面上的公司,开始以公司的名义捐物资运过来。 一边发放物资和致胜法宝“小册子”宣传册,一边口头宣传秦小鹏和他的公司是做什么的,都经营着哪些产品。 他当然也不能闲着了,既然都做了这么多,也一并继续往各村跑发物资。 作秀就要做的彻底,这样更接地气,更加深入人心。 在百姓的心中,他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救世主。 而是摸得着、看得见,心目中的大英雄,内心会没有距离感的觉得亲切,像家人。 别人心里难道不清楚他的意图吗? 当然知道! 他一个超级大老板,不去经营自己公司去,天天往山沟沟里跑什么,就缺你这一个人了吗? 所以说,聪明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活在世上,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是有所图的,但是秦小鹏的做法并不可耻! 他是图名,但图名的同时给无数人带去了帮助,这就是好的。 还是那句话,帮助别人的和符合自身的利益并不冲突,也被世人接受与认同。 一连五六天,秦小鹏二人东奔西跑的晒黑了不少。 皮肤被风和阳光刺巴的,紧质且干燥,不再像来的时候那样白皙莹润。 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百家饭。 窝窝馒头来者不拒,土豆蘸酱习以为常,就是没有肉。 这一天不再去各个村里跑了,而是去了省会银城。 因为计划已经研究妥当,在这里召开整个西海固吊庄移民动员工作会议。 巡抚大员亲自主持。 “秦先生你们请落座。” “嗯,谢谢。” “既然人齐了,那咱们闲话不多说,就节约时间开始吧! 秦先生的捐助可谓是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不论吃的穿的住的,还是开荒中需要的东西。 包括未来拓展创收的想法,无疑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先代表未来搬迁的百万民众,说声谢谢你了。” “客气了。” 秦小鹏简单客套一句,没多说,一声谢谢他受之无愧。 “好,接下来说说具体安排,目标是五年内分批次,解决一百万人的经济困难问题,实现吊庄移民。 基层人员要派出两千名,分区域责任制负责指派的任务区域,帮助解决一应困难。 第一批计划十万名,去黄河沿线,银城近郊开荒。 福省也加入到了,帮扶咱们西海固地区的行列,相信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的,所以同志们要有信心。 接下来咱们请秦先生来讲两句。” “行,那我就说说吧,资金方面请放心,动员之日就是发钱之时!盖房子的钱,一个月的餐补费,我会提前给。 至于服装鞋子要等上一阵,工厂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在福省建设。 回头把迁移的范围告诉我,引水渠建设立马开展。 另外我决定把餐补费,从一年提高到每人领两年,这样能完全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 我还准备在咱们宁省大规模投资一些产业。 不知道巡抚大人能不能给我批块荒地和一块适合建立大型工厂的地方。” “秦先生你要一块荒地做什么?我可以作主,给你批两块最好的地,让你投资建厂,而且一分钱不要。”巡抚大气地说道。 “这可不行,慈善归慈善,生意归生意,地肯定是要花钱买的。 要不然别人该怎么想我? 知道的,认为是这里人对我的一些回馈。 不知道的,传到别人耳里时候,说不定怎么说我。 人言可畏啊! 我要的这块荒地很大,三十万亩地吧! 建设工厂用地,批个一万亩就行。” “没问题,都是小事,不过秦先生打算用来做什么产业?是种植枸杞和加工吗?” “是也不是,三十万亩荒地是为了种植葡萄,建设一座大型葡萄基地。 而建厂子的地呢,是为了弄一个酒庄和枸杞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工厂。 枸杞我不打算自己种植,留给种植户们种植创收吧,我只收他们手里的枸杞,然后帮他们销售出去,我从中赚些许利润就行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