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没落的魏武卒(2 / 2)

加入书签

王贲点点头,表示同意!说道:“小心点!”

黑山大手一挥,对周围的秦军命令道:“全部散开,不用围着。”秦军们立刻散去,远远盯着!

“我可以看看你的剑吗?”黑山对领头的一个武卒笑了笑,问道。

那武卒满脸黑短胡子,身材魁梧强壮,看他发式,应该是一个千夫长。他犹豫了一下,便将抱在怀中的剑双手郑重地递给黑山。

剑有点沉,剑鞘用硬木和牛皮制成,没有任何装饰,长期拿在手中,剑鞘已经被汗水浸成油黑色,一般怪味扑鼻。拔出剑,却是一把厚重铁剑,虽然磨得发亮,剑身上已经有不少磕痕和小缺口,一看就是历经几代无数战场拼杀幸存之物。论市场价值和实用,远不如秦军新筹的精铁重剑。黑山仔细看了看靠近剑柄处一边有“武卒”字样,另一边则是一个“吴”字。看完剑,黑立刻明白了这些人不愿意放下剑的原因了。

便对众人说道:“我知道这把剑在你们心中的地位。你们当它是自己的手足。我敬重你们,也敬重你们手中的剑。但是秦法严励,你们今天必须交出手中的武器。不过我可以替你们保管这些剑,我会将它带回陶城。让我手下的军吏给你们开凭证。来年春忙后,你们可以到陶城找我取回你们的配剑!你们意下如何?”黑山说着,又把剑还给了身边的短须大汉。

“请问将军尊姓大名?”短须大汉问道。

“我叫黑山,是陶郡郡守,也是大将军的副将,告诉我你的名字!”黑山说道。

“多谢黑山将军!我叫卫君,我们愿意向将军交出佩剑!”短须大汉双手一拱,说道,再抬头时,已经是热泪盈眶。

黑山叫来身后的军吏,交代他们帮这些武卒详细登记,这一百多把剑要认真保管好,带回陶城。

黑山回到大帐,王贲问原由。黑山便将事情始末和处理方法详细和王贲介绍一番。

当年吴起攻下秦国河西五百里,魏文王设河西为西河郡,命吴起任西河太守兼负责改革魏国军队、训练新军。吴起大练新军,下令新军只有通过考核,便可以成为一名武卒。武卒不仅可以得到一柄铁剑,还可赐爵一级,有地百亩、宅三进。铁剑在战国初期可是远比铜剑珍贵的稀罕物。要成为魏之武卒,也绝非易事。要士兵披上三层重甲和铁盔,能开强弓,每人背三十只箭矢,拿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七八年后只有五万余人通过考核。五万魏武卒刚刚练成,首战便将秦惠公的五十万秦军杀败,令天下震动。这第一批魏武卒后代一直以成为武卒为荣,传承到现在仅剩下这一百多人了!他们把怀中的那柄祖上传下来的破铁剑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哈哈!”王贲笑道:“我看你不仅看中那一百多把破剑,到时候,那一百多人都要被你拐跑了吧?”

“你是主将,我拐了还不等于是你拐了!”黑山诡辩道。

“得了吧!这仗马上打完了,虎符一交,以后还不知道谁是谁的主将呢?”王贲笑道,“我再卖你一个人情,等魏王假投降了,我留下断后,让你押送魏王回咸阳与公主团圆,怎么样?”

“正合我意!多谢大将军!”黑山大喜,马上答应了!

“那明年一百多魏武卒分给我一半,你看如何?”王贲话题一转又扯上那些降卒。

“大将军,末将在养病时,搞了些好东西,送给您!”黑山摸了摸头,赶紧岔开话题,命人拿出两本新印的《孟子》和《九章算术》还有一大叠切得整整齐齐的纸张,递给王贲。

王贲见到印刷精美的书,边看边赞不绝口,调侃道:“还是你厉害,我们军营还有好几台云车,你再去摔几回,多弄点好东西来才好!”

午饭后,仍不见魏王出城投降,王贲下命令大军进入大梁城,并安排各军分别搜索城内百姓,军吏接管武库粮库金库事宜。黑山和王贲带着护卫马队,直入城中,这座战国第一大城已经是废墟一片,城墙里面那边几乎全塌,民居十有八九倒塌。厚厚的淤泥晒了几天,马脚刚刚好可以踩过去不会陷进去。王城因地势高出几尺,基本保持完好!朱漆绿瓦、亭台楼阁,一片连着一片,不仅规模已经比咸阳宫大上许多,外观的雕梁画栋比咸阳宫奢侈好多倍。进入宫殿,里面的装修更加奢华,厚厚的地毯上,摆放着精美的金器礼器,处处都是极奢华。王室的金库内,那真是金玉成山,各种珠宝应有尽有。

所有人都看傻了眼,王贲骂道:“早听说魏王富裕,没有想到富成这样!燕赵韩三个王宫金库加起来也不如魏国一家。军吏立刻清点金库。按规矩,留下部分犒赏三军,其余装车运入咸阳。

有军吏来报:“魏王假刚祭罢太庙,正在准备投降仪式!请大将军过去受降!”<!--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