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叫苦不迭(2 / 2)

加入书签

说来,老子求助儿子,也是丢脸,不过现在焦头烂额的崇祯顾不得了。

‘陛下,此番收缴的银子有二百万两,确是建奴抢掠百姓所得,正因为如此,这些银两才要用在百姓身上,因为建奴入寇多少百姓失去家园,沦为流民,现在就是冬季,当购入粮米,赈济诸人,只要过了这几个月,他们就可以存活下去,毕竟百姓是我朝的根基,也可以让京畿和山东一线的百姓民怨消弭下去,’

朱慈烺怎么可能这么轻松交出银两来。

崇祯又被说服了,继续苦恼状。

“至于户部的钱粮紧缺,那是要开源,”

朱慈烺看向周延儒等人,

“首先一个,设立厘金局收取厘金,说明以往看着收益不高的地方埋藏有大收获,”

众人警惕的看着朱慈烺,每番朱慈烺提出的开源都弄出大的风波来,比如助捐,比如厘金税,弄出大票的麻烦,让他们头疼。

助捐让很多勋贵灰头土脸的,而厘金税和抄关,则是杀得人头滚滚。

牵连出大票的贪官污吏,最后都是内阁擦屁股。

现在这位爷又盯上了哪里。

“陛下,我大明现今之富庶应该超过太祖之时,却是为何盐政收益每年不断下滑,如今只有区区百万两,简直是匪夷所思,”

众人登时明白这是盯着盐政收益了。

周延儒冷笑,盐政那是百年不曾解决的积弊。

你个不曾任事的太子也敢惦念。

知道其中利益盘根错节吗。

谁都知道其中诸多积弊。

但是两淮盐商掌控了太多的财力,主宰了朝廷盐业的分销。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要是罢市,只怕盐货立即停滞。

不要以为他们不敢。

如果他们真的不敢的话,当年神宗时期苏州广州等地怎么爆发民乱。

击杀税监,甚至拘提四处也无法扑灭各处反抗,神宗最后只能黯然收回矿监税监。

就连神宗这样的帝王也铩羽而归,你个小太子敢插手这事,真是不知死活。

东林党等人也是冷眼旁观,他们很多人都和盐商有各种纠葛。

太子言及盐政,他们也是极为戒惧。

“神宗爷和先帝的时候也曾大力整饬盐政,结果也很不乐观,”

崇祯摇头。

从那以后,大明对盐政改制是自暴自弃了。

没什么念想。

多少重臣都是畏难。

就是名相张居正也放过了盐政,实在是收益增加不多,麻烦却是不断。

“陛下,厘金和抄关收益,最初连百万两都没有,结果清理下来,收益大增,如果不是建奴入寇,足有过千万,因此,儿臣以为还得开源,儿臣保举堵胤锡处置盐政,各地盐政衙门和官府都要听命从事,”

朱慈烺可是知道日后清朝只是盐政收益就过千万两。

这可是一个大金矿。

那么大明未曾成功的盐货、厘金等处,清朝怎么成功了。

原因可能有两个,天下大乱动摇了很多旧的秩序和利益链条,再就是建奴肆无忌惮的杀戮。

他们可是没有其他的顾及,野蛮血腥的圈地,皇族和权贵占据了大片良田,不从者哪怕是士人也要被砍杀。

盐政也是如此,但有盐商不从者抄家灭族。

而大明官员很多被盐商收买,很多士人因为利益和盐商联姻等等,相互间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

上位者因为舆情不敢痛下杀手,因此大明盐政成了一块顽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