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马过白山>第九十一回:马过白山(2 / 2)

加入书签

伏云所说不无道理,樊祖、庞龙细想,却难破心中那道坎。这其中的恩怨,沉积了太久太久,哪是伏云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二将沉默,伏云轻轻一笑打破僵局,他轻声道:“烦劳将军带我一观军容。”

樊祖赔笑道:“好,正好让罗将军指点机关排布。”

“请”庞龙一同出屋,三人巡查关口守备去了。

启明在祭雨台下见了曹沛,命他组织能工巧匠,欲为李翀塑金身。李翀身入剑池,如今权魔剑已被封,那剑池下又不见他和献平的身影。启明教曹沛前去准备,为李翀塑金身,为婉熠塑玉身。到第七日,便要将二人葬入皇陵。

曹沛领了命,速去张罗准备。

“赫儿,依你看,太子不愿登基掌权,号令三军,是何道理?”

相府之中,孙乾霸召来孙赫,父子相叙。侍从们都被支走,屋内显得空荡荡,孙赫为父满了一杯茶,双手弯腰递给父亲,后自己也靠他坐了,摸了摸那本不存在的下巴,喃喃道:

“想必是殿下因崇民帝之事痛心疾首,要先送他安去,再图抗敌之事。”孙赫只是猜测,断不敢在他爹面前高谈阔论,他又请教:“爹,其实我也不明白,如今北境岌岌可危,蛮子在雄踞关虎视眈眈,殿下不加紧排兵布阵,还教全境祭悼先帝……”

孙赫说着不敢再说下去,孙乾霸笑着,他抿了口茶,点头道:

“你说得不错,当务之急,是关外的蛮军。殿下为何不肯登基,我等也不明所以。朝中大臣各有说法,梁太傅看法和你不谋而合。只是此事固然让他悲痛,他却不是不顾大局之人,在我看来,他应已有别的打算。”

“什么打算?”孙赫追问,孙乾霸闭眼思索一阵,后道:“未可知也……”

孙赫叹口气,“只怕今日蛮子就要动手,我也该动身赶往玄武山楼外关口,去助樊祖等将军抗敌。”

“爹今天叫你来此,便是为了抗敌之事。”孙乾霸起身,负手缓步,他沉吟道:“仅靠我们的力量,难抗蛮军猛兽。”

“爹的意思……”孙赫不明白,又见孙乾霸从屏风之后请出一人。

“高先生。”孙赫认出这人来,惊喜道。

这玉面儒生便是孙乾霸门客高周邺。这人通体白褂,面庞冷峻,右手拿一折扇,左臂负于身后。孙赫叫起,他便欠身行礼。

“相爷,公子。”

“你可往中原一带,遍访名门武派,我早先就听闻这些江湖豪客结成一伙,拦杀小股蛮军,他们既有心抗敌,在此危亡之刻,便应该团结所有人的力量。你同高先生与各大门派言明利弊,望他们摒弃前嫌,助北境抗敌。”孙乾霸说这话时不看着孙赫,却是看着高周邺。

“我明白了,爹是想借助这些好汉的力量,共抗蛮军。此计甚好!我曾和这些人打过交道,他们之中不乏爱国忠义之辈,为了北境安宁,他们一定愿意仗义出手。只是我与他们不甚熟悉,若是被拒,恐怕难以说服。”

“公子放心,相爷让我和你前去,正是顾及此事。有我在旁周旋,公子不必过虑。”

“你切忌以礼待人,好言相劝便是。我也教门客唐归虎同去助你。只是他现下还在客房歇息,稍后你二人便可寻他,再一同出发。”孙乾霸若有所思,他深知朝中定有不少人拒绝这种合作,但他为了确保楼外关安稳,不得不出此下策。他不但要瞒过启明、众臣。更要承担事后的风险。此役若胜,也难保众臣认可他的做法,若是败了,则要面临更为严峻的指责。

<!--over--><div id=center_tip></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