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蠢蠢欲动(1 / 2)

加入书签

安州,吴王府。

李恪的肚皮一动就起好几层浪,腰围比快临盆的孕妇还阔,脸上都是一堆堆的肉,手臂、腿脚粗得像柱子,双下巴格外显眼,昔年英气的双眼,此刻成了眯眯眼,看上去平添几分喜气。

英年早肥。

能不肥么?

任谁被当猪养了几年,都是这结果。

到了最近一年,李恪的监督才松了一些,可以在安州城内转一转。

可这屁大的安州,别说骑马,就是走路也用不了多久!

哦,也骑不了马了,别说身手退步,就是能上马,估计也没马能载得动了,骑象还差不多。

想着李恪骑在大象上,浑身肥肉一圈一圈地荡漾,那画面感实在太强了。

“家主已经声明,弘农杨氏,愿意全力襄助大王问鼎。”

弘农,指的不是虢州弘农县,而是汉时弘农郡华阴县,也即此时的华州华阴县。

隋文帝杨坚,便出身于弘农杨氏。

据后世考证,当初汉太尉杨震的苗裔,在北魏之时已不可究诘,隋唐时的杨氏,冒认的几率很大。

通过冒认自抬身家的把戏,刘邦当年就玩过,老刘家祖宗十八代专业修理地球,就冒认夏帝孔甲时养龙的刘累为祖。

李渊家也不甘示弱,一长把伞勾到了李耳身上,管他愿不愿意,香火先供上。

脸?

能坐到那位置上,还能要脸吗?

只不过,随着大隋的落幕,弘农杨氏也遭到了重创,至今元气未复。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弘农杨氏也有许多隐藏的手段,只是不能轻易拿出来使用罢了。

当年隋炀帝杨广折腾得太猛,世家门阀全得罪完了,弘农杨氏只能尽量低调,免得被人想起,然后再秋后算账一把。

现在,事隔多年,记恨的那一代人基本老去,年轻一代掌舵的,只要你给的利益足够就行。

李世民已老,估计没几年活头,帝王暮年,再不出手搅动风云,就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不管李恪是甚么态度,身上流淌着杨氏的血脉是无法否认的。

“本王不明白,小王庄里的杨政道,更是杨氏的直系血脉吧?”李恪慵懒地回应。

安州太热,对胖子很不友好,坐在那里都是汗出如浆呀。

这破地方就没春夏秋冬,只有旱季、雨季,每日都让人恨不得把自己的皮剥下来凉快凉快。

弘农杨氏的主事微微一笑:“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杨政道那头是不可能的,不说推翻兵强马壮的大唐有多难,就说杨政道一心钻研医学,已经表明了态度,不会再牵扯旧朝之事。”

李恪叹了口气:“本王同样不想沾这些破事。主事到安州,尝过本地砂煲泥鳅了吧?”

主事点头,不知道李恪的用意。

“安州人祖坟是葬在水田里,用的是薄棺材,水田里养着泥鳅……”

话未说完,那主事脸色煞白,跑一边去呕吐了。

李恪团扇轻摇,胖乎乎的脸上现出一丝报复的笑容。

只准你恶心本王,就不准本王恶心你?

十五年前,本王就清楚地知道,那个位置与本王没有任何关系。

即便不提前朝血脉,也还有嫡庶之分!

除非,母妃能坐到皇后的位置上。

然而,前朝血脉又阻止了母妃母仪天下。

所以,想上位,那是痴心妄想!

吐够了的主事漱口之后,再度坐了下来:“大王可知道,最近太子与晋王之间剑拔弩张,太子多番遭遇刺杀、下毒,疑与晋王有关;晋王中了一箭,疑是太子的报复。”谷

李恪枯井般的心终于起了一丝涟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