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宴(1 / 2)

加入书签

翌日,风儿轻,阳光也暖。

从东城门往外二十余里处,就是长辜坪。长辜坪背靠浮玉山,临着百子湖,是郊游的好去处。

公主府的侍卫早早的将长辜坪围了一大块出来。

华丽的马车陆续而至,京中世家几乎都应邀前来。

李承昀到的时候,宴会早已开始。

年轻男女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或是在浮玉山下走走,或是在湖边说话。

罗丞瑜让随从在湖边铺了垫子,带着弟弟妹妹们坐在湖边用茶点。

李承昀很快就找到了罗丞瑜,径直向他走去,然后很自然的坐在他身边。

“我让人带了炉子和食材过来烧烤。”

他的话音刚一落下,李荣等人就麻利的在旁边准备烧烤。罗家的几个小孩眼睛锃亮的围到了炉子旁。

罗丞瑜不放心的看了一眼,示意随从们看紧点少爷小姐。

李承昀目光灼灼的看着他,直把人看得小脸通红。

罗丞瑜无甚气势的剜了他一眼。

李承昀突然发现他头上的发簪镶着一颗黑东珠,不禁凑近了些,说道:“簪子很漂亮,很适合你。”

罗丞瑜僵着身子不敢动,说道:“昨日母亲请工匠用王爷送的黑东珠连夜打造了这支发簪和两对耳坠。”

李承昀点头,温和的笑着,像远山吹来的暖风。

罗丞瑜微微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耳坠,母亲今日戴了一对。还有一对在我这里收着,母亲想请王爷去送给常宁侯夫人。”

李承昀不假思索的道:“好。”

另一边,下人在第一时间就向萧淑华禀报:“公主,南安郡王来了。”

萧淑华微微一怔,她虽然是李承昀的母亲,但母子俩的关系一直很疏离,甚至逢年过节都未必会见上一面。李承昀不亲近她这个母亲,她也不喜这个儿子。

宣威侯夫人笑着说:“郡王知道公主在此设宴,哪能不过来请安?”

萧淑华微微蹙了一下眉头,说道:“承昀向来不懂事,这次也不知是来做什么的?”

卫国公夫人和常宁侯夫人悄悄交换了一个眼神,她们看不上宣威侯府,也看不惯萧淑华对李承昀的态度,直为李承昀不平。

京城里谁不知道,萧淑华改嫁宣威侯胞弟齐绍明,宣威侯府才免于没落。

而常宁侯正是李东逸的胞兄,李承昀的大伯。

然而,两盏茶的工夫都过去了,也没人见到李承昀过来。

常宁侯夫人给一位交好的夫人使了个眼色,那位夫人状似不经意间的说了一句:“郡王怎么还不过来?”

顿时,不少人的眼神出现了异样。

萧淑华不悦的向左右问道:“郡王呢?”

不一会儿,下人禀报:“王爷在湖边。”

萧淑华追问:“他和哪些人在一起?”

“回公主的话,王爷和卫国公府的人在一起。”

萧淑华的脸色有些黑沉,暗骂李承昀不给她面子。

卫国公夫人伸手抚了抚自己戴着的耳坠,轻轻的笑着说道:“昨日王爷来过我们府里,想来今日是和孩子们约好了一块玩的。”

常宁侯夫人朗声笑道:“王爷和丞瑜的亲事该提上日程了,这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他们幼年时就定下的。”

卫国公夫人也朗声笑了笑,说:“王爷的亲事,最后还是得由皇上做主。”

萧淑华的脸色更黑了,常宁侯夫人和卫国公夫人却是越说越欢。

永平侯夫人不动声色的扫视了一圈,扬声说道:“恕我眼拙,罗夫人的耳坠是黑东珠吧?”

顿时,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卫国公夫人的耳坠上。

卫国公夫人说道:“确实是黑东珠。”

“这么大的两颗黑东珠,想必是卫国公费心思寻来的吧,还是罗夫人有福气。”

“我是沾了孩子的福,昨日王爷送了十颗这样的珠子过来。”卫国公夫人笑得更畅快了。

“王爷对罗公子情深意重。”

“王爷和罗公子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

卫国公夫人故意炫耀,其他贵妇有意奉承。

萧淑华的眼神晦暗不明,说:“我有些乏了,你们也自去转转。”

宣威侯夫人忙附声:“公主快去歇息,不用管我们。”

卫国公夫人和常宁侯夫人相携离去。

常宁侯夫人笑着说:“难怪你昨日差人给我送信,让我今儿个来赴宴,原来是要炫耀一下你儿子和未来儿婿。”

卫国公夫人噗嗤笑了好几声,说道:“能气一气萧淑华,何乐而不为?”

萧淑华改嫁后,便置李承昀不顾。两位夫人只要一想到萧淑华的所作所为,就替李东逸和李承昀忿忿不平。

常宁侯夫人叹了口气,提醒道:“毕竟是皇家公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