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帽子”的传说(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 春秋第一百七十五年)(2 / 2)

加入书签

崔杼已经爱上美女了,听了这个算卦的结论和自己的愿望有差距,就换了一个说法:

“这个女人是寡妇,她的凶险已经体现在死去的丈夫身上了,所以对自己没有什么妨碍了,要破除迷信思想,大胆的示爱,因此卦象虽然很准,但是已经应验完毕了。”

崔杼最后还是破除一切的障碍,把棠姜娶回了家里。从此两个人犹如蜜里调油,恩爱无比。

再说齐庄公在政变的过程中,整天和崔杼在一起,研究各种方案,甚至有时候亲自到崔杼的家里商量政变的大事,作为崔杼的老婆棠姜,自然会出面招待一下,送茶水,摆酒席,就和当时的还是公子光(齐庄公)见了面,齐庄公也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看着崔杼这个美丽的老婆后,迷恋的三魂四道的,齐庄公和棠姜两个人,一来二去的就有了私通的关系。

按照《左传》的记载是:庄公通焉,骤如崔氏。

什么意思?以前说了,国君和自己的上辈女人通奸,叫做:烝;和同辈或下级女人通奸,叫做“通”;齐庄公和大臣崔杼的老婆就是“通”,不正常的男女关系是“奸”,通奸,大致就是这样来的。

“骤如”,骤,就是经常的,频繁的,猛烈的,急速的意思,如,就是前往,达到,完成等意思;

大致的意思就是:齐庄公和崔氏经常多次在一起“猛烈的”通奸,哈哈,国语就是博大精深,八个字,神形兼备。

至于,齐庄公如何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估计是利用了崔杼出差或出门的空间,做下了好事。比如:齐庄公派崔杼去护送前往楚国的使者,派崔杼带兵去入侵鲁国的边境等等,齐庄公都可以以慰问家属的借口,前往崔杼的家里面去“骤如崔氏”。

因此,崔柕经常四处出击,对于齐庄公来说就是“洞房”的好日子,一个在外面,一个在里面,配合很好。

棠姜很是无奈,她唯一的罪过就是长得太漂亮了,一个柔弱的女子,被国家的国君看上了,她是不能反抗的,这和一般的男女关系还不一样,连整个国家都是君王的,可况是国家中的女人,为国王服务,也是臣民的一种义务,即便是奉献了自己的身体,大王的快乐,就是国家的快乐;国家的快乐,就是老百姓的快乐;老百姓快乐,治理老百姓的大臣们也就快乐;大臣快乐了,老婆自然也很快乐;转了一圈下来,就等于,棠姜让齐君快乐,也就是她的快乐。

所以,棠姜只能是默默的忍受,既不敢和丈夫说,也不敢和君王说。

齐庄公玩的很高兴,暴风骤雨一般的感觉,每次都是兴致冲冲的,欲罢不能。崔杼有个收藏的爱好,就是收藏帽子,各种漂亮的帽子,有紫色的、黑色的、白色的、红色的,当然也就有绿色的了。

一次,齐庄公玩完了棠姜,精神上心满意足,看着崔杼收藏的帽子很有意思,就顺手拿了几顶,正好其中就有那顶“绿色的帽子”。

齐庄公出来后,把崔杼的帽子随手赏赐给了身边的一些人,齐庄公的侍者说:“大王,这样是不是不太好,不能这样啊”。

其实,侍者的意思就是:本来你大王就是跑到人家来偷情,悄悄的进村,悄悄的离开,就可以了,别这样的高调,把人家主人的东西,拿出来乱赏赐给别人,这不是给人家带“绿帽子”吗。

齐庄公,那时候,当然不知“绿帽子”的的意思,也就毫不在乎的说:

“崔杼的帽子和别人的帽子有什么不同,几顶帽子而已,即便我不用崔杼的帽子送人,难道别人就没有帽子了,再说了,我把几顶崔杼的破帽子送人,难道崔杼就因此没有帽子带了?可笑。”

下人当然就不能说什么了,你是大王,你愿意怎样,就怎样,你就是把崔杼的老婆送人,也和我们没有关系,闭嘴不说话了。

崔杼慢慢的发现在齐庄公身边的一些人,都带着自己的帽子,很是奇怪,就开始询问,调查了解,有了怀疑,有了侦查,纸里是包不住火的,崔杼知道了真相,原来自己的这些帽子,都是大王从自己的家里给拿出去赏赐的,关键是帽子不值钱,但帽子的意义太丢人了,一场邪火发不出来,就回去拷问棠姜,棠姜哭哭咧咧的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崔杼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向无辜的棠姜问罪,也不能向国王问罪,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我帮助你复位,你搞我的老婆。

崔杼的心里,就暗暗的藏下了复仇的心思。

上次的齐庄公无故入侵卫国和晋国,就为崔杼迎来了机会,他估计晋国肯定要报复的,就想在晋国报复的期间,利用合适的机会杀死齐庄公,谁想到因为天气大水的缘故,仗没有打起来,事情就暂时的撂下了。

因此,崔柕就开始四处找事,攻打周围的小国,制造混乱,准备趁着混乱报复齐庄公,这就是“绿帽子”所里带来的后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