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战后拉锯战 (鲁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74年,春秋第一百四十八年 )(1 / 2)

加入书签

攻伐郑国的“车轮战”——

鄢陵大战结束了。

晋国这次发动“鄢陵大战”的最初目的,就是征伐郑国,既然楚国失败了,这个战略目标还要继续。于是从此后,晋国和楚国又恢复了常态,第一次弭兵之盟完全遭到了破坏,双方继续围绕着郑国,开始新了拉锯战:

“鄢陵之战”战后的第一次征伐郑国行动,代号为“沙随之盟拉锯战”行动。

鲁成公十六年,秋天,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战”后不久,晋国在宋国的“沙随”地区,马上借着胜利的态势召开了诸侯会议,晋国、齐国、鲁国、卫国、宋国、邾国等诸侯国参加会议,一起谋划讨伐郑国,这就是:沙随之盟。

七月,晋国、齐国、宋国、鲁国、邾国等国军队出兵讨伐郑国,继而讨伐陈国、蔡国。

七月二十四日,郑国此时发挥的孤胆英雄的精神,独自抵挡众多的诸侯国,郑国悍将子罕出兵夜袭联军,竟然将宋国、齐国、卫国三国军队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下子被击败了,三国联军溃不成军。

这也算是在“鄢陵之战”之后,一场被动的郑国反击战。

郑国和楚国的“鄢陵之战”虽然失败了,但是,楚国和郑国的军事实力,并没有受到实际上的损害,这完全是因为楚共王意外受伤,而造成精神紧张所发生撤军失败,和被敌人杀的大败,丢盔卸甲等,有根本的区别。

因此,战后的晋国号召了诸侯攻伐郑国,还是想削弱郑国的军事实力,没想到反而被郑国反手一击,打了个措手不及,搞了一个夜间突击,一下子就击溃了齐国、宋国、卫国的三国联军,可见郑国的军实力,除了晋国和楚国两个超级大国外,在对付小的诸侯国上,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由于三个诸侯的军队被击溃,此次的军事行动只能是无疾而终了,郑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胜利。

郑国没有依靠楚国,反而顶住了晋国中原诸侯集团的一次群殴行动,这很了不起。

郑国,也想了,自己不能老是被人征伐,和任意的欺负,即然已经和晋国站在了对立面,而且目前还有局部胜利的局面,利用局势适当的反击一下,也是很有利的。于是,中原又爆发了第二次的“柯陵之盟伐郑行动”。

鲁成公十七年,春天,郑国公子驷带兵突然侵袭晋国的虚、滑两地,这让晋国吃了一惊,又被搞了个措手不及。于是,马上让卫国从背后进攻郑国,企图牵持一下郑国,让郑国形成两面作战的态势,郑国当然不干了,于是派郑成公的太子髡顽和侯獳一起到楚国求救兵,并且直接将两个人作为人质,留在了楚国。

而楚国则是派遣公子成和公子寅,带着部队到郑国参加军事守备任务,一下子就化解了郑国背后的危机状态。可见,郑国和楚国此时牢固的联盟状态,是非常坚固的。

既然,背后的卫国攻不动郑国,晋国就要继续的让其他的盟友参加,此时,最好的盟友就是鲁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