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夺位运动”的拉锯战 (鲁桓公十七年,前695年,春秋第二十八年)(1 / 2)

加入书签

复辟夺位运动,当然先是由被赶跑的哥哥太子忽复辟夺位开始——

郑厉公因为企图暗杀大臣祭足没有成功,为了避免祭足的反击,逃亡了栎邑暂时的避难,并在宋国的帮助下成立的武装割据政权。

郑国的君位再次虚位以待,原太子(郑昭公)再次回国上位,咸鱼翻身。

郑国似乎应该安定下来了,但是历史并不同意这个说法。

“咸鱼翻身”的郑昭公忽,高大英俊,一表人才,这都没有什么,但就是有个非常孤高的臭脾气。谁叫人家一直是太子身份,你如果是太子,恐怕也很牛气,当年齐国哭着嚎着要嫁女儿嫁给他,郑昭公当面拒绝。当年在援助齐国成功后庆功宴上,太子忽被鲁国安排的酒宴席位和接受赏赐的排位靠后,就带兵征伐了人家,可见郑昭公的性格孤傲。

孤傲,原本没有什么,在皇室身上更没有什么,但是在处理大臣的人际关系上,就很重要了。你说,当年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即便是看不惯哪个大臣的做派,你知道就行了,以后等你当了君王再慢慢的处理,这才是聪明的样子,谁敢说“哪块云彩会下雨?”

当年的太子身份的公子忽,却不是这样。只要是看不顺眼人,就要提,一副公事公办的做派。

太子忽不知什么原因,在做太子的时候,就非常讨厌郑国大将军高渠弥这个人,他爸爸郑庄公想任命高渠弥担任郑国卿士的时候,他就坚决的反对,一再的给爸爸提意见。

你想,他爸爸郑庄公是什么人,枭雄!小霸王。至于怎么用人,自有爸爸的道理,你太子指三画四肯定不合适,当时你的身份仅是个太子而已,如果此时什么事都听你的,作为枭雄爸爸怎么想,但是,这个傻孩子就是这样的倔。

尤其是,当年在郑庄公抵抗周王征伐郑国的时候,高渠弥被任命为带领中军保护庄公,立下了功劳。你想:在战争年代能留在大王身边保护自己的,一般都是贴心的大将,所以郑庄公还是十分赏识高司令的。

所以,爸爸郑庄公仍然任命高渠弥为卿士,这是大臣啊。

高渠弥当然知道这个事情了,心里对太子忽也埋下了自己的看法,两人不对付。

本来,郑庄公死后让太子忽继位,对高渠弥就是一个打击,他还在他胆战心惊的时候,突然政局发生剧烈的变化,郑国被祭足插足,换了公子突当大王,高渠弥心想:政治就是这样的刺激,我太喜欢了,太他妈的无厘头了,于是就松了一口气。

谁想到,刺激的政局变化还没有结束,无厘头的郑厉公非要暗杀祭足,一下子被赶跑了,这会儿,太子忽又复辟了,高渠弥松了不多久的那口气,瞬间又提了起来。

估计,高渠弥心脏实在是受不了了,心里暗暗一想,你祭足大哥能来回的换君王玩,我高渠弥也可以跟着学。

所以,当郑昭公复辟二年后,鲁桓公十七年的十月二十二日,高渠弥将郑昭公给杀死了,《春秋》没有记载高渠弥是用毒药,还是用菜刀干死的郑昭公,但是《史记》中记载:郑昭公与高渠弥一起去打猎,被高司令一箭射死了!

所以,后来的聪明人就评论说:郑昭公明明知道自己所厌恶的人,而且还公开表达自己的这个意思,却不在自己上台后,赶快处理掉被厌恶的人,最后还放在身边,最后导致自己被杀掉,是不明智的。

我们考虑:除此之外,可能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也许郑昭公上位后,并没有掌握实际的政权权利,这又另当别论了。但是这个事件的教训还是要吸取的。还是那句话:除恶务尽,必有后患。

公子亹(wei),郑庄公的三公子,他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郑国的王位,会砸到他的头上。

事情就是这样,祭足赶跑了郑厉公,虽然说他现在正在栎邑搞武装割据,利用宋国给一点兵马进行抵抗,作赶为跑他的祭足肯定不会再让他回来,现在原太子有被杀死了,算来算去,那只有郑庄公的三儿子了,对于公子亹来说,幸福实在来得太突然了。

可是这个老三,也太缺少政治头脑了,比他两个哥哥显然是差了很大一截子。郑国目前已经是一团乱象,公子亹上台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压倒一切。只有安顿巩固好自己的位置,其他的一切才有可能性。

此时,齐国和鲁国之间,也发生了一件恶劣的“国际事件”,齐君将鲁君给杀死了,起因是:一个差一点和郑昭公发生婚姻关系的齐国美女所导致的。

这个事件导致后续问题出现:

1,齐侯杀鲁君事件,导致春秋时期桓公时代,戛然而止;

2,齐国杀鲁君事件,导致齐国和鲁国的矛盾上升,形成新的两国对抗,也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社会主流现象,随着齐国国力上升,郑国、宋国内斗国力下降,原来在“隐公时代”和“桓公时代”里,以郑、宋对抗为社会主流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演变成了齐国和鲁国争斗;

3,齐国国君的随意杀害别国国君的行为,在未受处罚的前提下,让其变的更为嚣张,独断任性,造成其暴行继续延续,又在当年杀害了郑国的国君,也就是新上任的三公子亹。

4,齐国终于成为了当时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国家。

关于齐君杀鲁君的故事,我们暂且放在后面讲述,先不破环郑国故事的连贯性,继续说齐君如何杀的郑国君。

但是,这里要有一个顺序的概念,就是齐君在这一年的夏天先杀的鲁君,然后再当年的秋天,再杀的郑君这个顺序,因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